英美文学选读I
本课程团队充分发挥《英美文学选读I》的隐性思政教育功能,坚持将思政育人目标融入到课程教学目标之中的原则,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挖掘专业课教学中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,为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搭建良好的教学平台。
案例摘选
树立远大理想——《远大前程》解读
一、课程教学目标:
1.简介查尔斯•狄更斯的创作背景和写作特色。
2.分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特色。
3.剖析《远大前程》中的主人公形象。
二、思政育人目标:
1.认识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绅士文化价值观的实质。
2.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。
三、育人主题
坚定理想
四、思政育人案例设计
教学过程及内容 | 设计意图 | |
一、课程导入 思考问题:《远大前程》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小说?它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?匹普是一个成功的绅士吗?他的思想品格如何?他的成长经历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? | 开篇从问题导入课程,引出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对揭露现实的重要作用以及《远大前程》中主人公的价值观问题的思考。 | |
二、课程内容分析 提问1:绅士是一种文化现象吗?绅士文化体现了英国社会的什么特征? 提问2:主人公匹普的理想与幻灭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? 提问3:匹普的绅士梦与他的爱情梦有什么关联? 小组讨论:1.理想、梦想和现实的关联是什么? 2.当代大学生应坚持怎样的理想? | 提问1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英国绅士文化价值观的实质,厘清个人成长中价值观和理想的关系。 | |
提问2、3起到延伸拓展的作用,让学生深刻理解主人公理想破灭的必然性。 | 切入思政育人点: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。 | |
小组讨论是为了让学生联系实际,谈谈个人成长中理想与现实的关系。 | 切入思政育人点: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。 | |
三、课程总结 1.远大理想不能脱离现实,否则就是虚梦一场。理想是奋斗目标,不能与不切实际的梦想等同;成功是价值观取向和信念追求,不能与金钱和地位挂钩。 2.当代大学生应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远大理想,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,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。 | 课程总结进一步强化专业课教学中思政育人的功能。 |